埃达克岩与皖中沙溪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

被引:17
作者
余良范 [1 ]
杨晓勇 [2 ]
孙卫东 [2 ,3 ]
池月余 [4 ]
张千明 [4 ]
机构
[1]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管理中心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 安徽省地质队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斑岩型铜矿; 沙溪; 太平洋板块俯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埃达克岩是一组从安山质到长英质系列岩石,具有高硅(≥56%)、富钠(3.5.%≥Na2O≥7.5%)及低的K2O/Na2O(~0.42),高Mg#(~0.51)和高Ni(20×10-6~40×10-6)和Cr(30×10-6~50×10-6)的岩浆岩;其主要特点还有高锶(>400×10-6),最高可以达到3000×10-6,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10)以及非常低的重稀土元素含量(Yb<1.8×10-6,Y≤18×10-6),具有明显Nb、Ta负异常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埃达克岩构造环境仍存在很多争议。主要的观点:(1)年轻的俯冲洋壳(<25Ma)在俯冲过程中脱水熔融;2)加厚下地壳环境下的镁铁质下地壳(如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底垫岩浆作用或拆沉作用下熔融。与埃达克岩石有关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铁、铜、金、钼矿床。在对安徽省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岩石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和处理基础上,笔者认为沙溪侵入岩属于埃达克岩,其成因是燕山晚期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至扬子地块深部所导致的洋壳板片熔融作用有关,洋壳俯冲过程的大量流体参与,所携带的幔源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铜金物质在地壳浅部形成adakite岩石,同时形成该区斑岩型铜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150 / 11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Cu-Au成矿指示意义
    谢建成
    杨晓勇
    杜建国
    孙卫东
    [J].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 1782 - 1800
  • [2] 埃达克岩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张旗
    [J]. 中国地质, 2008, (01) : 32 - 39
  • [3] 西准包古图含铜斑岩的埃达克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张连昌
    万博
    焦学军
    张锐
    [J]. 中国地质, 2006, (03) : 626 - 631
  • [4] 九瑞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罗小洪
    [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2) : 121 - 126
  • [5]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张旗
    许继峰
    王焰
    肖龙
    刘红涛
    王元龙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959 - 965
  • [6] 鄂东南铜山口、殷祖埃达克质(adakitic)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拆沉)下地壳熔融与斑岩铜矿的成因[J]. 王强,赵振华,许继峰,白正华,王建新,刘成新.岩石学报. 2004(02)
  • [7]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意义
    王元龙
    王焰
    张旗
    贾秀琴
    韩松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325 - 338
  • [8] 中国东北部地区埃达克岩及其成矿意义
    张炯飞
    李之彤
    金成洙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361 - 368
  • [9] 东秦岭商丹带北侧新元古代埃达克质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
    裴先治
    王涛
    丁仨平
    李勇
    胡波
    [J]. 中国地质, 2003, (04) : 372 - 381
  • [10]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 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J]. 张旗,王焰,刘红涛,王元龙,李之彤.地学前缘.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