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42
作者
郭付友 [1 ,2 ]
佟连军 [2 ]
魏强 [3 ]
张慧敏 [2 ]
仇方道 [4 ]
佟伟铭 [2 ,5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4]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适应性; 产业; 环境系统; 松花江;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等适应性要素构建了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产业系统的发展深受内外因素双重扰动作用,重型化的产业发展现实导致了产业系统运行状况不佳,而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对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2不同的适应性要素以及适应性子系统均表现出迥然各异的区域性演变特征,产业系统与环境系统以及产业系统适应力与环境系统适应力均具有非线性变化关系特征。环境系统适应力的提升对于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的优化改善均具有更为重要作用;3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总体表现出由流域自上而下依次降低到中心—外围特征逐渐形成的过程,说明了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并非一定完全呈现流域的特征,流域内中心性城市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影响并且改变其演化发展趋势;4产业结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调控能力是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7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A process for evaluating anticipatory adaptation measures for climate change[J] . J. B. Smith,S. E. Ragland,G. J. Pitts.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6 (1)
[22]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23]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24]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25]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 [J].
李鹤 ;
张平宇 .
煤炭学报, 2008, (01) :116-120
[26]   组织适应性形成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J].
吕鸿江 ;
刘洪 ;
程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167-173
[27]   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 [J].
方修琦 ;
殷培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11-22
[28]   高速增长下的适应性城市形态研究 [J].
罗佩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阎小培 .
城市问题, 2006, (04) :27-31
[29]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林而达 ;
许吟隆 ;
蒋金荷 ;
李玉娥 ;
杨修 ;
张建云 ;
李从先 ;
吴绍洪 ;
赵宗群 ;
吴建国 ;
居辉 ;
严昌荣 ;
王守荣 ;
刘允芬 ;
杜碧兰 ;
赵成义 ;
秦保芳 ;
刘春蓁 ;
黄朝迎 ;
张小全 ;
马世铭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2) :51-56
[30]   气候变暖的适应行为与黑龙江省夏季低温冷害的变化 [J].
方修琦 ;
王媛 ;
朱晓禧 .
地理研究, 2005, (05) :66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