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形特征的动态变化——以广州市南拓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陈明辉 [1 ,2 ]
陈颖彪 [3 ]
郭冠华 [3 ]
罗俊彪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3]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广州市南拓区; 土地利用变化; 分形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近20年来,随着广州市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作为城市地域空间发展前沿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异常明显。本文以广州市典型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覆盖广州市南拓区的4时相TM遥感解译数据,构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模型和分形结构模型,定量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强度、复杂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广州市核心区城市化辐射作用下,南拓区1990年以来,土地利用经受了剧烈的变化,按照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2个阶段:(1)前期(1990-1995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剧烈,建筑用地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主导了该时期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过程,期间分维数快速增加,稳定性迅速下降;(2)后期(1995-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减缓,耕地、林地面积有所回升,分维数和稳定性上升幅度趋缓,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开始出现良好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20 / 5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分形特征研究——以塔里木河干流区域为例 [J].
包安明 ;
陈云浩 ;
史建康 ;
刘海隆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5) :761-768
[2]   威海市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 [J].
贾文臣 ;
贾香云 ;
李福印 ;
王卷乐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193-198
[3]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以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 [J].
谢花林 ;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8, (12) :1866-1872
[4]   1990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的时空梯度分异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地理学报, 2007, (02) :181-190
[5]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机制 [J].
朱晓华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71-6677
[6]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62-567+646
[7]   西北半干旱区城郊土地利用结构与分形模型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金炯 ;
徐丽华 .
中国沙漠, 2002, (03) :48-55
[8]   西北干旱区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分形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J].
徐建华 ;
艾南山 ;
金炯 ;
樊胜岳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1, (01) :35-39
[9]   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J].
杨山 .
地理学报, 2000, (06) :671-678
[10]   地理学的贫困与出路(Ⅱ)——地理学发展的分形方向 [J].
陈彦光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59-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