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善鹏
邱楠生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古地温; 东营凹陷; 依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 (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并以东营凹陷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热史反演。研究表明东营凹陷的古地温梯度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以及“马鞍形”的演变特点。从而表明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够为古地温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5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热演化史的综合分析法 [J].
薛爱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3) :338-344
[2]   含油气沉积盆地古地温研究方法 [J].
汪集旸 ;
邱楠生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2, (04) :46-62
[3]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J].
杨绪充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23-33
[5]   试论济阳坳陷的地温场 [J].
杨绪充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1) :14-26
[6]   东营凹陷地温特征及深部勘探问题 [J].
杨绪充 .
石油学报, 1984, (03) :19-26
[7]  
沉积盆地古地温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周中毅,潘长春主编, 1992
[8]  
地质热历史研究的裂变径迹法[M]. 科学出版社 , 康铁笙,王世成著, 1991
[9]  
华北地热[M]. 科学出版社 , 陈墨香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