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义县组玻基方辉安山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14
作者
邵济安 [1 ]
路凤香 [2 ]
张履桥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内蒙古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辽西; 中生代; 玻基方辉安山岩; 斜方辉石; 捕虏晶; 玻璃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顶部有一套高镁的玻基方辉安山岩,它们在矿物组成和结构上存在一系列不平衡现象。斜方辉石和玻璃质的常量、微量元素研究揭示它们具有壳、幔不同来源的组分特征。本文采用下地壳、岩石圈地幔等不同来源熔体混合的观点解释斜方辉石的存在和玻基方辉安山岩的形成,根据研究区在玻基方辉安山岩快速喷发后出现的亏损地幔来源的玄武岩,笔者认为这是早白垩世末中国东部岩浆来源从富集岩石圈地幔向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转型的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633 / 16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Cumulate complex xenoliths in the Early Mesozoic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J].Ji’an Shao;Qingjun Han;Luqiao Zhang;Baolei M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9, 14
[2]  
土城子阶、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及其地层古生物、构造-火山作用.[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岩石学.[M].路凤香;桑隆康主编;.地质出版社.2002,
[4]   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 [J].
张宏福 .
地学前缘, 2006, (02) :65-75
[5]   华北早白垩世末岩石圈局部被扰动的时空证据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施光海 .
岩石学报, 2006, (02) :277-284
[6]   华北晚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中橄榄岩捕虏体是岩石圈地幔直接样品? [J].
张瑾 ;
张宏福 ;
英基丰 ;
汤艳杰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59-1568
[7]   辽西义县组玄武岩捕虏晶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杨进辉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47-1558
[8]   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J].
樊祺诚 ;
张宏福 ;
隋建立 ;
翟明国 ;
孙谦 ;
李霓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1) :1-14
[9]   张宣隆起核部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 [J].
邵济安 ;
魏春景 ;
张履桥 ;
牛树银 ;
牟保磊 .
岩石学报, 2004, (06) :88-95
[10]   华北中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橄榄石捕虏晶:对岩石圈地幔置换过程的启示 [J].
张宏福 ;
英基丰 ;
徐平 ;
马玉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08) :78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