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免疫学机理研究

被引:35
作者
陈实
杨锡强
李成荣
冯斌
苏卓娃
林瑞春
杜冀晖
机构
[1] 深圳南山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深圳市儿童医院内科,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儿科,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儿科,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肌酸激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新生儿窒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与免疫学机理。方法 设IVIG治疗组 (n =2 0 )及常规治疗组 (n =2 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HIE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肌酸磷酸激酶 (CPK)水平 ,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还观察IVIG在体外对患儿PBMC产生IL 6及TNF α能力的直接影响。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IVIG治疗后患儿异常的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障碍及惊厥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2 5 1± 38)h比 (2 87± 5 3)h(P<0 .0 5 )。心、肾功能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0 %比 2 7% ,5 %比 36 % ,15 %比5 0 % ,5 %比 36 % ,P值均 <0 .0 5 )。IVIG治疗后其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的IL 6和TNF α水平 (中位数 )明显低于治疗前 (IL 6 :31.2比 77.5ng/L ,6 5 .6比 10 77.3ng/L ,P值均 <0 .0 5。TNF α :5 1.4比2 92 2 .6ng/L ,5 0 .9比 2 334 .0ng/L ,P值均 <0 .0 5 ) ,而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的IL 6和TNF α水平与血清CPK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γ分别为 0 .6 32 ,0 .5 87,0 .6 5 6 ,0 .6 10 ,P值均 <0 .0 5 )。此外 ,IVIG直接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