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凹陷波动热史模型建立及应用

被引:1
作者
刘金侠
金之钧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沉积波动; 热史模型; 热流恢复; 云龙凹陷;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3.s1.016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楚雄盆地东部云龙凹陷沉积波动特征分析,根据该区沉积波动的特点和地质特征,建立了波动热史恢复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凹陷的热流演化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云龙凹陷古生代—早泥盆世热流值较大,平均为70mW/m2;泥盆纪—白垩纪发生热流短期上升,随后快速降低,最低降至68mW/m2;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热流急剧增加,最高可达75mW/m2。热流演化模拟结果为该区成藏演化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3+138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波动地质学在黄骅坳陷演化分析中的应用─—再论地壳波状运动 [J].
B.И.施比伊曼 ;
张一伟 ;
金之钧 ;
刘国臣 .
石油学报, 1994, (S1) :19-26
[2]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量恢复热演化史 [J].
刘金侠,石广仁,郭秋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4) :15-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