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29
作者
李万苍
李文明
孟有儒
机构
[1] 张掖市玉米原种场
[2] 河西学院 甘肃张掖
[3] 甘肃张掖
关键词
茄镰孢; 生物学特性; 苜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4 [饲料作物、牧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solani)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0~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2℃。在pH值5~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值5~9;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最适pH值6~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或55℃,5min,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0℃,30min或65℃,5min。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种质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研究 [J].
马静芳 ;
李敏权 ;
张自和 ;
柴兆祥 .
草业学报, 2003, (04) :35-39
[2]   宁夏苜蓿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J].
张蓉 ;
马建华 ;
王进华 ;
任学山 .
草业科学, 2003, (06) :40-44
[3]   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菌腐皮镰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J].
赖传雅 ;
赖传碧 ;
曾凡凯 ;
韦少敏 ;
李复新 ;
周国辉 .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79-83
[4]   镰孢属马特组Section Martiella研究初报 [J].
叶琪明 .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91-92
[5]   高粱新病害顶腐病的初步研究 [J].
徐秀德 ;
赵淑坤 ;
刘志恒 .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04) :315-320
[6]   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叶枯病菌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J].
赖传雅 ;
梁钧 ;
韦刚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4) :7-12
[7]   山东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J].
李长松 ;
赵玖华 ;
尚佑芬 .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01) :7-11
[8]   油桐根腐病的研究 [J].
陈守常 ;
肖育贵 .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03) :9-12
[9]   天祝永丰滩草原植物的真菌病害 [J].
刘若 ;
南志标 .
中国草业科学, 1987, (01) :14-18
[10]  
甘肃省经济植物病害志[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孟有儒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