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运动中的政权崩溃——“颜色革命”与“阿拉伯之春”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9
作者
释启鹏
韩冬临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政权崩溃; 定性比较分析; 颜色革命; 阿拉伯之春;
D O I
10.16513/j.cnki.qjip.2017.0006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作为导致政权更替的社会运动,"颜色革命"与"阿拉伯之春"从发生以来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运动中不同国家的命运出现了许多差异。之前的研究主要是立足国内政权的性质、抗议力量的特征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忽视了导致政权颠覆的多重路径。本文对上述两次社会运动浪潮中14个国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表明,发生政权颠覆的条件组合具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因果路径,其中大规模抗议人群作为必要条件存在。结果表明,走向政权崩溃的路径具有多样性,且结构性因素、组织动员能力、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及特定的时空场域都会对政权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55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质性比较分析方法及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 [J].
郝诗楠 .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05) :58-67
[2]   新媒体在转型国家社会运动中的角色及启示——从“阿拉伯之春”看新媒体的政治角色 [J].
赵春丽 ;
朱程程 .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2) :148-155
[3]   定性比较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 [J].
刘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1) :90-110+158
[4]   集群式革命之“阿拉伯之春” [J].
陈敏华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3, (03) :62-70
[5]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模糊集方法 [J].
何俊志 .
社会科学, 2013, (05) :30-38
[6]   历史遗产与原苏东国家的民主转型——基于26个国家的模糊集与多值QCA的双重检测 [J].
唐睿 ;
唐世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2) :39-57+156
[7]   “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J].
王震 .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06) :15-19+36
[8]   作为一种政治现象的“颜色革命” [J].
大卫雷恩 ;
李玉萍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1, (03) :44-61
[9]   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中的选举因素 [J].
张宁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05) :21-26
[10]   原苏联地区“颜色革命”浪潮的成因分析 [J].
赵华胜 .
国际观察, 2005,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