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脂和凝血功能参数变化

被引:7
作者
蔡洁丹
唐万兵
郑楚忠
高洪丽
张万霖
胡润涛
麦美容
机构
[1]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血脂; 凝血功能; 溶栓;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凝血功能参数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对81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部CT或MRI病灶大小,梗死体积按Pullicino公式(长×宽×层数/2)计算进行分组:大梗死组(病灶体积>10cm3)10例,中梗死组(病灶体积4~10cm3)22例,小梗死组(病灶体积<4cm3)49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2)分别在溶栓治疗前24小时内、溶栓治疗后24h内、第3天和第7天采集脑梗死组血标本,进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1)大、中、小梗死组溶栓治疗前24h内TG、TC、LDL-C、APOAI、APOB和Lp(a)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大梗死组溶栓治疗前24h内TG、TC、LDL-C、APOAI、APOB和Lp(a)高于小梗死组(P<0.05)。(2)大梗死组溶栓治疗前24h内TG、TC、HDL-C、LDL-C、APOAI、APOB和Lp(a)与溶栓治疗后24h内、第3天和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中、小梗死组溶栓治疗前24h内FIB和D-D高于对照组(P<0.01),PT和APTT低于对照组(P<0.05),TT无统计学差异(P>0.05)。(4)大梗死组溶栓治疗前24h内FIB和D-D高于小梗死组(P<0.05),PT、APTT和TT较小梗死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大梗死组溶栓治疗后24h内、第3天和第7天D-D、PT和APTT明显高于溶栓治疗前24h内水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有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脑梗死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J].
周永军 .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 (21) :84-86+106
[2]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研究 [J].
余国庆 ;
岳峰 ;
窦念涛 ;
刘华香 ;
吴涛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 (19) :2899-2901
[3]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刘君 ;
张冠群 ;
崔晓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 21 (01) :45-47
[4]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J].
文朝 ;
王昌昊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 (02) :202-204+208
[5]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J].
张立军 ;
荣阳 ;
吴丹 ;
荣根满 .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7) :47-48
[6]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J].
徐平 ;
郭桂香 ;
高云春 ;
苏化庆 ;
文俊 ;
朱世津 ;
李炎灯 .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3) :9-11
[7]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的分析 [J].
洪流 ;
陈华英 ;
肖伟泉 ;
黄秀红 ;
唐家玉 .
实用医技杂志, 2013, 20 (05) :489-491
[8]   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脑血栓的临床意义 [J].
黄培荣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06) :702-703
[9]   出凝血时间及血脂水平检测分析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 [J].
施新萍 ;
王伟 ;
娄域峰 .
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0) :1408-1411
[10]  
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 周钰,黄海霞,牛相来,宋晓平.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