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用超声辅助尿激酶溶栓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4
作者
金海强
孙伟平
郝洪军
黄一宁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超声疗法; 尿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体外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在体外环境下,评估治疗用超声溶栓作用以及影响尿激酶溶栓效率的因素。方法从血液离体后分别在3、4、5、6、7、8、9、10 h 8个时间点制备离体血栓并开始溶栓,分为生理盐水组(NS),尿激酶组(UK),生理盐水+超声组(NS+US),尿激酶+超声组(UK+US),每组32份血栓,放入37℃的水浴环境下干预1 h后再称重,计算血栓失重和溶栓率并观察离体血栓存放时间对尿激酶溶栓效果的影响。结果 UK组和UK+US组的溶栓率分别是29.3%±8.2%、37.5%±7.9%,两者比较LSD-t值为1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组和NS+US组的溶栓率分别是13.4%±4.4%、14.5%±5.4%,两者相比较LSD-t值为1.8,P值为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一定范围内,离体血栓存放时间越长,溶栓率越低。结论在体外环境下,治疗用超声可能本身并无溶栓作用,但可以明显增强尿激酶的溶栓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离体血栓存放时间越长则溶栓率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32 / 83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超声溶栓 [J].
周国辉 ;
他得安 ;
汪源源 ;
王威琪 .
应用声学, 2007, (01) :55-59
[2]   治疗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助溶研究 [J].
徐亚丽 ;
刘政 ;
高云华 ;
谭开彬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6, (02) :81-83
[3]   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 [J].
李斗 ;
雷燕妮 ;
单莎林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1) :28-30
[4]   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 [J].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 (04) :21-24
[5]   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进展 [J].
刘宝琼 ;
张乐 ;
杨期东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09)
[6]  
SONOTHROMBOLYSIS: AN EMERGING MODALI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ROKE[J] . Ricky Medel,R. Webster Crowley,M. Sean McKisic,Aaron S. Dumont,Neal F. Kassell.Neurosurgery . 2009 (5)
[7]  
Ultrasound Enhancement of Fibrinolysis[J] . Andrei V. Alexandrov.Stroke . 2009 (3 Su)
[8]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penetrates the cranium and enhances thrombolysis in vitro [J].
Akiyama, M ;
Ishibashi, T ;
Yamada, T ;
Furuhata, H .
NEUROSURGERY, 1998, 43 (04) :82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