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裂解过程中的火山活动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37
作者
彭润民
翟裕生
韩雪峰
王志刚
王建平
刘家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化工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同沉积期火山活动; 中元古代裂陷槽; 不均匀裂解; 被动陆缘;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产有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和甲生盘等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间歇性海底火山喷发。已分别在霍各乞、东升庙和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已找到岩性不同、并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或显微球粒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层,它们是确认该裂陷槽裂解过程的有效标志。依据(1)西部炭窑口矿区容矿岩组中发育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K2O(4.23~5.93%)>Na2O (2.15~3.14%)、Na2O+K2O=6.51~8.08%、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2.8~7.2),酸性火山岩的K2O(6.22~4.83%)>Na2O(2.78~3.87%)、Na2O+K2O=8.63~9.00%、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0.2~0.7)、长石微晶主要为钾长石;(2)东升庙矿区则发育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Na2O(3.84~4.30%)>K2O(2.49~3.80%)、Na2O+K2O=6.44~7.92%、长石斑晶为更长石(No.=11~25),酸性火山岩的Na2O(3.64~5.31%)>K2O(1.19~2.75%)、Na2O+K2O=6.28~7.68%,长石斑晶与基质均为钠长石(No.=0~1.1);(3)霍各乞矿区发育基性火山岩,其Na2O(1.36~3.78%)>K2O (0.30~2.16%),Na2O+K2O=2.03~4.09%;(4)炭窑口、东升庙与霍各乞矿床三矿区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标准化曲线有相似性和显著差别;(5)炭窑口、东各庙和霍各乞矿区基性火山岩的Sm-Nd模式年龄依次为1857~1877Ma和2006~2132Ma、1740~1867Ma、1486~1606Ma;(6)容矿岩组中有多层凝灰岩与火山碎屑及少量含火山碎屑的矿石,再结合该裂陷槽内各矿床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和甲生盘矿区只有少量凝灰质夹层,可以揭示该裂陷槽在中元古代的不均匀裂解过程,表现出从西部炭窑口→东升庙→东部的甲生盘一带先后裂解、狼山南侧早于北侧裂解以及从狼山→渣尔泰山同沉积期火山活动由明显→微弱的明显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07 / 10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内蒙古狼山炭窑口热水喷流沉积矿床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层的发现及其示踪意义 [J].
彭润民 ;
翟裕生 ;
王志刚 ;
韩雪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35-1144
[2]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 [J].
赵国春 ;
孙敏 ;
S.A.Wild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538-549
[3]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supercontinent of North China Craton at the end of Neo-Archaean and its breakup during late Palaeoproterozoic and Meso-Proterozoic[J]. 翟明国,卞爱国,赵太平.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0(S1)
[4]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末超大陆拼合及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裂解[J]. 翟明国,卞爱国.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5]   Sedex型矿床成矿系统 [J].
韩发 ;
孙海田 .
地学前缘, 1999, (01) :140-163
[6]   内蒙古东升庙矿区狼山群中变质“双峰式”火山岩夹层的确认及其意义 [J].
彭润民 ;
翟裕生 .
地球科学, 1997, (06) :31-36
[7]   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J].
李献华 .
地质科学, 1996, (01)
[8]   内蒙古狼山北侧中元古代变基性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杨海明 ;
苏尚国 .
矿床地质, 1992, (02) :142-153
[9]   中国一些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问题 [J].
宋叔和 .
矿床地质, 1991, (01) :10-18
[10]   内蒙古中部层控多金属矿床硫、铅、碳和氧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 [J].
李兆龙 ;
许文斗 ;
庞文忠 .
地球化学, 1986, (01)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