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绵土NO排放的温度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被引:10
作者
雒新萍
白红英
路莉
李西祥
张清雨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水热因子; 土壤N2O排放; 动力学方程; 表观反应速率; 温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室内试验为手段,以黄绵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农田土壤中N2O的排放特征,并借助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对N2O排放的热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表现为土壤N2O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4.50%水分时,20~25℃温区N2O排放呈现"跃增"现象,即温度效应较强,而18.70%和22%水分时,N2O排放的"跃增区"分别出现在15~20℃温区和25~30℃温区,即水分条件影响着N2O排放的温度效应。土壤N2O累积排放量随时间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y=a+blnt,并应用表观排放速率b从动力学角度验证了N2O排放"跃增"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增加,土壤N2O排放出现最大值(此时温度为T0),在T1~T0温区内,随温度升高土壤N2O排放量增加,在T0~T2温区内,随温度升高土壤N2O排放量降低,对于黄土性土壤而言,这一转折点(T0)在30℃左右。7.86%水分时干燥土壤存在吸收NO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226 / 12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水热条件对黄土性小麦田N2O排放特征的影响 [J].
母国宏 ;
白红英 ;
刘连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561-1567
[2]   作物对黄土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根系与土壤氧化亚氮排放 [J].
丁琦 ;
白红英 ;
李西祥 ;
路莉 .
生态学报, 2007, (07) :2823-2831
[3]   玉米生长期黄土区土壤氧化亚氮产生和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梁东丽 ;
李生秀 ;
吴庆强 ;
张兴昌 ;
Ove Emteryd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31-137
[4]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J].
叶欣 ;
李俊 ;
王迎红 ;
刘恩民 ;
李瑞雪 ;
于强 ;
陈炳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86-1191
[5]   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J].
陈书涛 ;
黄耀 ;
郑循华 ;
陈玉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0) :2053-2060
[6]   农田土壤N2O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张振贤 ;
华珞 ;
尹逊霄 ;
滑丽萍 ;
高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114-120
[7]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系数的研究 [J].
卢燕宇 ;
黄耀 ;
郑循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99-1302
[8]   农田土壤中N2O释放的水温特征研究 [J].
韩建刚 ;
李占斌 ;
朱咏莉 ;
白红英 ;
李世清 .
土壤通报, 2004, (03) :285-289
[9]   农田温室气体N2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初探 [J].
白红英 ;
韩建刚 ;
张一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24-726
[10]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J].
焦燕 ;
黄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5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