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19
作者
黄龙生
王兵
牛香
宋庆丰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东北; 内蒙古;
D O I
10.16843/j.sswc.2017.01.011
中图分类号
S718.56 [森林的生态效益];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调节水量和固土量分别增加157.57亿和2.38亿t,保肥物质量、固碳量、释氧量及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分别增加1 717.74万、1 573.03万、3 808.19万和127.83万t,提供负离子增加6.70×1025个,吸收污染物(SO2、HF、NOx)增加4.29亿kg,吸滞TSP增加1 473.32亿kg;2)每年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6 366.45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总投资的3.53倍。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显现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期为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2]  
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M].宋崇丽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王兵;杨锋伟;郭浩;李少宁;王燕;马向前;余新晓;鲁绍伟;王宏伟;魏文俊.2008,
[14]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行业标准-水利.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