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土区水文特性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23
作者
王晓巍 [1 ,2 ]
付强 [1 ]
丁辉 [2 ]
李天宵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建筑学院
[2]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水文特性; 水分迁移; 模型;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简要评述了寒区冻土水文的研究进展情况,在分析季节性冻土的冻融水文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与总结了季节性冻融土壤条件下的融雪径流的产流模型、入渗规律及预报模型、对非寒区水文模型改进后应用到寒区的探讨及定量研究冻土水分迁移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开发更加逼近真实情况的水文水利模型;野外大田实验数据的监测采集并确定水文模型的参数;将水文模型与冻土水分迁移模型的完善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53 / 9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正在变暖的地球上的多年冻土——2008年第九届国际冻土大会(NICOP)综述 [J].
马巍 ;
金会军 .
冰川冻土, 2008, (05) :843-854
[2]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陈博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 2008, (03) :432-443
[3]   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J].
杨小利 ;
王劲松 .
土壤通报, 2008, (02) :238-243
[4]   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J].
邵春 ;
沈永平 ;
张姣 .
冰川冻土, 2008, (01) :72-80
[5]   青海季节冻土退化的成因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林 ;
王振宇 ;
汪青春 ;
朱西德 .
地理研究, 2008, (01) :162-170
[6]   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J].
刘文 ;
李智录 ;
李抗彬 .
水利技术监督, 2007, (03) :43-46
[7]  
气候变暖条件下,中(高)亚洲地区不稳定型冻土的巨大挑战和创新解决方案:——来自首届亚洲冻土大会及会后青藏高原考察的总结报告[J]. 金会军,马巍,赖远明,吴青柏,王贵荣,牛富俊,沈永平,赵淑萍,Jerry Brown,Max C.Brewer.冰川冻土. 2006(06)
[8]   开都河流域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J].
张一驰 ;
李宝林 ;
包安明 ;
周成虎 ;
陈曦 ;
张学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2) :24-32
[9]   喜马拉雅山北坡典型高山冻土区冬季径流过程 [J].
张菲 ;
刘景时 ;
巩同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2) :1333-1338
[10]  
内陆河高寒山区流域分布式水热耦合模型(Ⅰ):模型原理[J]. 陈仁升,吕世华,康尔泗,吉喜斌,阳勇,张济世.地球科学进展.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