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合肥市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

被引:1
作者
卞晓庆 [1 ]
徐丽 [2 ]
张庆国 [2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合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合肥市2000-2006年的生态足迹、2002年的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安全3项指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1.372452hm2上升到2006年的2.184914hm2,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2002年的生态赤字达到1.814752hm2,表明合肥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各类土地生态足迹中,耕地的生态足迹最大,其次为化石能源用地,反映出合肥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林地、建筑用地的平均生态足迹虽然总体呈递增趋势,但占总体人均生态足迹的比重相对较小,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贡献率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7+208 +2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浙江省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张晶
    刘耀林
    陈新明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4) : 185 - 190
  • [2] 基于GIS的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刘可东
    张庆国
    严平
    徐丽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485 - 488
  • [3]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陈东景
    徐中民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 305 - 309
  • [4]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杨开忠
    杨咏
    陈洁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 630 - 636
  • [5]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