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IC反应器启动过程中的颗粒污泥性能研究

被引:6
作者
曾国敏
马邕文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IC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颗粒粒径; 沉降速度; 产甲烷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常温下用自配葡萄糖废水启动IC反应器,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和特性。IC反应器进水浓度为3 000 mg COD/L,水温为14.5~26℃,25 d内形成了颗粒污泥。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和容积负荷的增加,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增大。反应器启动完成后,反应器中>2 mm的颗粒污泥增加到6.6%,<0.3 mm的颗粒从57.7%减少到39.4%;VSS浓度从24.7 g/L上升到48.2 g/L;VSS/SS从34.4%增加到72.8%。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粒径成正比,0.3~3 mm的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介于34.05~109.75 m/h之间,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初始接种污泥几乎没有产甲烷活性,与第30 d的初期颗粒污泥相比,成熟的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提高了46.7%。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条件下污泥颗粒化研究.[D].张杰.河南农业大学.2004, 04
[2]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快速启动污泥颗粒化试验 [J].
杨健 ;
王夙 ;
张利群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50-355
[3]   IC反应器处理乳酸废水的启动特性 [J].
刘琼 ;
徐伏秋 ;
孙雪萍 .
水处理技术, 2008, (01) :66-68
[4]   生产性IC反应器处理淀粉酒精综合废水启动研究 [J].
梁允 ;
买文宁 ;
王慧芳 ;
赵雅光 .
酿酒科技, 2007, (11) :136-138
[5]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过程 [J].
毕蕾 ;
吴静 ;
谢宇铭 ;
周红明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9) :1485-1488+1494
[6]   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特性研究 [J].
董春娟 ;
吕炳南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15) :62-66+70
[7]   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的分析测试方法简介 [J].
虞嘉东 ;
张振家 ;
王欣泽 .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4, (01) :57-59
[8]   IC反应器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J].
戚恺 .
国际造纸, 2001, (03) :58-59
[9]   新型高效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 [J].
吴静 ;
陆正禹 ;
胡纪萃 ;
顾夏声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1) :26-29
[10]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J].
吴静 ;
陆正禹 ;
胡纪萃 ;
冯亮 ;
顾夏声 .
中国沼气, 2000, (04)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