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胡瑞波
田纪春
吕建华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泰安
[3] 泰安
[4] 济南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 基因型与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0.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选用 16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 (系 ) ,分别在山东 8个地区进行小麦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在随机效应中 ,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最为显著。在对面团白度性状进行选择时 ,既要选择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低的品种 ,又要注意选择在PPO积累低的地区种植 ,以实现优质品种的优质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22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遗传模型分析方法.[M].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教育司主编;朱军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   甘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J].
陆国权 ;
黄华宏 ;
何腾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482-486
[3]   影响面团褐变因素的研究 [J].
李军红 ;
蔡静平 ;
黄淑霞 ;
曾实 ;
张红梅 .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06) :19-23
[4]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籽粒性状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J].
姚大年 ;
刘广田 ;
朱金宝 ;
梁荣奇 .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