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旧井地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9
作者
王峰
王驹
范洪海
苏刚
徐健
王焕贞
机构
[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变形机制; 演化趋势; 北山; 甘肃;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分析、地质填图和断裂活动性研究,探讨了北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变形机制。结合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应变、应力场,认为北山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北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重新激活东西向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断裂,并产生北东向新生断裂。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并持续向北运移所产生的构造变形不仅局限于青藏高原内部及其边界,更影响到青藏高原以北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6+355 +355-3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利用活断层资料模拟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晚第四纪地壳变形场 [J].
荆燕 ;
任金卫 .
地震地质, 2004, (01) :71-90
[2]   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运动转换模式讨论 [J].
徐锡伟 ;
P.Tapponnier ;
J.Van Der Woerd ;
F.J.Ryerson ;
王峰 ;
郑荣章 ;
陈文彬 ;
马文涛 ;
于贵华 ;
陈桂华 ;
A.S.Meriaux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67-974+1024
[3]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距今20ka以来的滑动速率 [J].
王峰 ;
徐锡伟 ;
郑荣章 .
地震地质, 2003, (03) :349-358
[4]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数据与速度场 [J].
王琪 ;
张培震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15-429
[5]   甘肃北山平头山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 [J].
刘明强 ;
党引业 ;
龚全胜 .
西北地质, 2002, (01) :22-27
[6]  
天山活动构造.[M].邓起东等著;.地震出版社.2000,
[7]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