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残体腐解物能态特征及其与组分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陈思根
张一平
白锦鳞
李艳霞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
[2] 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 陕西杨陵 712100
关键词
苜蓿; 腐解; 能态; 组分分离; DTA; 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不同肥力条件下、不同腐解时期苜蓿残体腐解物进行组分分离,并分别对腐解物原样及去除各组分后的样品进行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据DTA曲线中330℃特征放热峰的变化规律可将腐解过程分为波动起伏—急剧下降—趋于稳定3个阶段。苯-醇溶性物与水溶性物不影响腐解物总的能态变化规律,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共同决定了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热解特征的研究 [J].
白锦鳞 ;
张一平 ;
陈思根 ;
杜建军 ;
李叙勇 ;
杜建平 .
土壤学报, 1993, (04) :400-405
[2]   植物残体腐解过程中的能态变化特征 [J].
张一平 ;
白锦鳞 ;
陈思根 ;
韩劲 ;
董建辉 ;
邵晓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4) :106-109
[3]  
土壤有机质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文启孝等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