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分析

被引:52
作者
李晶
周自翔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延河流域; 景观格局; 水文过程; 水文响应单元; 景观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81501 ;
摘要
延河流域作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是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生态环境治理能为整个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重建提供典型范例,因此评价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流域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利用SWAT模型模拟的延河流域的41个子流域的水文响应单元,建立延河流域的"源—汇"水文响应单元景观格局指数,通过计算不同地形条件下水文响应单元随着坡度变化的面积累积百分比,构建了新的"地形—水文响应单元(Slope-HRU)综合景观指数"。并与SWAT水文模型所模拟获得的子流域径流量、产沙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地形—水文响应单元(Slope-HRU)景观指数"对水文过程的表征能力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结果表明在子流域尺度上Slope-HRU景观指数和产沙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而且R值空间变异情况基本上与产沙量的空间变化规律相反,即R值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增,而产沙量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R值与年产沙量在数值上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再将SlopeHRU景观指数与上文所选取的7个常用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构成新的综合景观指数,发现它们与子流域的产沙量耦合关系明确,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范围为0.430.63。
引用
收藏
页码:933 / 9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源”“汇”景观格局指数的海河流域总氮流失评价[J]. 孙然好,陈利顶,王伟,王赵明.环境科学. 2012(06)
[2]   景观格局-土壤侵蚀研究中景观指数的意义解释及局限性 [J].
刘宇 ;
吕一河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11, 31 (01) :267-275
[3]   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 [J].
何鹏 ;
张会儒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4) :470-474
[4]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分析 [J].
吕一河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3) :1-10
[5]   泾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杨丽 ;
甄霖 ;
谢高地 ;
陈操操 .
资源科学, 2007, (02) :183-187
[6]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J].
张科利 ;
彭文英 ;
杨红丽 .
土壤学报, 2007, (01) :7-13
[7]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44-1449
[8]   大尺度景观结构指数的因子分析 [J].
王新明 ;
王长耀 ;
占玉林 ;
牛铮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1) :17-21
[9]   一种可用于表征土地利用变化水文效应的水文模型探讨──SWAT模型在云州水库流域的应用研究 [J].
张蕾娜 ;
李秀彬 ;
王兆锋 ;
李星 .
水文, 2004, (03) :4-8
[10]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徐建英 ;
巩杰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06-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