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东部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古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13
作者
贾耀锋 [1 ,2 ]
庞奖励 [2 ]
黄春长 [2 ]
毛龙江 [3 ]
史新民 [2 ]
机构
[1] 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渭河流域东部; 全新世; 黄土-古土壤; 环境演变; 新石器文化;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在对渭河流域东部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粒度、Rb/Sr、CaCO3等气候指标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测定的光释光(OSL)年龄和古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该区环境演变与人类古文化演进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9.34~6.77 ka BP全新世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在7.80~7.30 ka BP出现了老官台文化,之后发育了仰韶早期文化;在全新世中期6.77~5.48 ka BP干冷气候初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最繁荣的庙底沟类型文化;中后期随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该区出现了仰韶文化衰落的西王村类型文化;在全新世中晚期的5.48~3.12 ka BP气候再次发生好转推动了该区龙山文化的发展;4.60~3.76 ka BP期间频繁发生的洪水事件可能进一步强化了人地关系,并进而推动了该区文化进入夏商人类文明时期;3.12 ka BP以来趋于干冷的气候在推动该区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也日益加大。渭河流域古文化得以延续发展至今,一方面说明气候环境的变化并未超越先民适应能力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说明渭河流域具有先民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优越资源环境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黄土高原350~280ka PB气候迁移研究 [J].
阴雷鹏 ;
赵景波 ;
张新平 ;
侯雨乐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5) :756-762
[2]   塔里木盆地腹地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J].
毕志伟 ;
杨振京 ;
徐建明 ;
宋淑红 ;
侯宏冰 ;
陈江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3) :335-339
[3]   黄河流域史前经济形态对4kaB.P.气候事件的响应 [J].
张小虎 ;
夏正楷 ;
杨晓燕 ;
吉笃学 .
第四纪研究, 2008, (06) :1061-1069
[4]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 [J].
吕厚远 ;
张健平 .
第四纪研究, 2008, (06) :1050-1060
[5]   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J].
周群英 ;
黄春长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2-18
[6]   渭河流域东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光释光测年及其记录的土壤侵蚀事件 [J].
贾耀锋 ;
黄春长 ;
庞奖励 ;
毛龙江 ;
葛本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3) :73-83
[7]   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 [J].
张宏彦 .
考古学报, 2007, (02) :153-178
[8]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J].
吴文祥 ;
葛全胜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79-87
[9]   全新世黄土剖面Li/Ba值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J].
贾耀锋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张健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108-114
[10]   关中东部缓坡地面全新世土壤侵蚀与沉积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J].
查小春 ;
黄春长 ;
庞奖励 .
生态环境, 2005, (01)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