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三、中等发展陷阱的本质与我国后中等发展期规划改革:再论整体主义

被引:18
作者
王红扬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南京大学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整体主义; 中等发展陷阱; 人居三; 规划改革; 新型城镇化;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解读人居三,以《新城市议程》和《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为例,剖析其中潜藏着"规划包罗一切"的危险。该倾向似乎具有逻辑必然性,论文论证其背后是先验、确定、局部、线性的世界观。进而,以一个"认知形成"原型引领,系统阐述以关系、一致性、可变、同时性逻辑、整体等为核心的认知与事物演化的真正本质。两种世界观的对比,澄明了包罗一切式解决方案普遍发生但无效的原因,其与中等发展陷阱的关联,以及突破中等发展陷阱的原理等,最终应用于对中国式中等发展及助力突破中国式中等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与规划改革的讨论。本文以建构整体主义为核心理论诉求,本身也是该理论的一次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整体主义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评《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 [J].
王红扬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3) :3-15
[2]   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对现代性的挑战 [J].
卢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9) :43-62+206
[3]   基于《城乡规划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探讨 [J].
李雪飞 ;
何流 ;
张京祥 .
规划师, 2009, (08) :71-80
[4]   《城乡规划法》之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分化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困惑与出路 [J].
颜丽杰 .
城市规划, 2008, (11) :46-50
[5]   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的历时性解读——经济社会背景与规划法制 [J].
孙忆敏 ;
赵民 .
上海城市规划, 2008, (02) :55-60
[6]   贯彻《城乡规划法》 依法编制城乡规划——在全国城市规划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J].
汪光焘 .
城市规划, 2008, (01) :9-16
[7]   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J].
王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25-132
[9]   渐进的规划制度改革面临的出路——关于制定《城乡规划法》的讨论 [J].
张兵 .
城市规划, 2000, (10) :8-13
[10]   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J].
王红扬 .
城市规划, 2000, (06) :7-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