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柏混交林与纯柏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吴鹏飞
朱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桤柏混交林; 纯柏林; 土壤动物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35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研究人工林演替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5年3月对川中丘陵区的桤(Aluns cremastogyn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和由其演替形成的纯柏林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演替为纯柏林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由18个下降到11个,类群数和个体数均显著下降(P<0.01);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由23个显著下降到18个(P<0.01),个体数无显著变化(P>0.05);两个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的物种组成基本一致,部分稀有类群的消失导致土壤动物类群数下降;除密度-类群指数(DG)显著下降(P<0.05)外,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优势度指数(C)的变化不显著(P>0.05);两个演替阶段各样地间的土壤动物群落存在中等相似性;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的表聚性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演替为纯柏林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复杂性随之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J].
余广彬 ;
杨效东 .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188-198
[2]  
Preliminary Response of Soil Fauna to Simulated N Deposition in Three Typical Subtropical Forests[J]. XU Guo-Liang, MO Jiang-Ming, ZHOU Guo-Yi and FU Sheng-Lei Institute of Ecology,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Pedosphere. 2006(05)
[3]   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J].
黄玉梅 ;
张健 ;
杨万勤 .
生态学报, 2006, (08) :2502-2509
[4]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J].
易兰 ;
由文辉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2005, (03) :466-473
[5]   桤木混交对杉木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J].
颜绍馗 ;
汪思龙 ;
于小军 ;
申正其 ;
陈善喜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4) :462-466
[6]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J].
朱波 ;
高美荣 ;
刘刚才 ;
罗贵生 ;
张先婉 .
山地学报, 2003, (01) :56-62
[7]   土壤健康及土壤动物生物指示的研究与应用 [J].
梁文举 ;
葛亭魁 ;
段玉玺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70-72
[8]   桤柏混交林的氮素积累与生物循环 [J].
石培礼 ;
杨修 ;
钟章成 .
生态学杂志, 1997, (05) :15-19+38
[9]   桤柏混交林的初步研究 [J].
邓廷秀 ;
刘国凡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1) :59-66
[10]   Diversity of soil macro-invertebrates in grasslands under restoration succession [J].
Hemerik, L ;
Brussaard, L .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02, 38 (02)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