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一次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9
作者
任雅斌 [1 ]
苏继锋 [1 ,2 ]
朱彬 [2 ]
周韬 [1 ]
来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分队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天气形势; 后向轨迹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每6h一次2.5°×2.5°再分析资料及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GDAS(全球同化数据)资料,对2009年10月16—30日南京市出现一次连续15d的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同时使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污染物来源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气象要素是造成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南京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海上来源;一类是南京本地的局地污染来源;还有一类是北方污染物的输送。这为进一步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空气污染来源和成因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 [J].
陆晓波 ;
许建华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09, 1 (01) :10-13
[2]   南昌市一次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刘波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2) :68-72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 [J].
王艳 ;
柴发合 ;
刘厚凤 ;
王永红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1) :22-29
[4]  
城市群落大气污染源影响的空间结构及尺度特征[J]. 徐祥德,周秀骥,施晓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5]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6]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77-184
[7]   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确定与计算方法研究 [J].
程水源 ;
席德立 ;
张宝宁 ;
郝瑞霞 ;
郑自保 ;
韩同义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6) :33-37
[8]   南京大气高浓度污染的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刘兴中 ;
严从路 ;
牛玉琴 ;
唐名嵩 .
气象科学, 1992, (01)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