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渝北不同模式水源涵养林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赵洋毅
[1
]
王玉杰
[1
]
王云琦
[1
]
赵占军
[1
]
刘楠
[1
]
陈林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来源:
关键词:
渝北;
水源涵养林;
构建模式;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6.05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重庆缙云山8种不同构建模式的水源涵养林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以及用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12个指标表征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养分特征,分析了8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以广东山胡椒(Lindera kwangtungensis)×杉木(Cunninghamia anceolata)混交林最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广东山胡椒混交林次之,马尾松×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混交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最低。各模式林地土壤特征差异显著,以毛竹纯林土壤质量最差。在该地区针阔混交林对提高物种多样性和改良土壤作用显著,针叶林及纯林则较差。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模式水源林群落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征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与土壤物理性状特征关系不显著,与养分特征关系显著。全N与全K与四个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速效P呈显著的正相关,特别是有机质和全N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关系最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2260 / 226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