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与私法体系契合问题研究

被引:48
作者
蔡一博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2]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私法挑战; 技术治理;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90304.002
中图分类号
D904.1 [奴隶制国家的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智能合约的产生、发展有其强大的制度经济学、网络经济价值的动因背景,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代码程序应用,其创造了去中心化的新一代信任模式,重塑了传统交易习惯,抑制了技术应用的负外部性,但这些技术变革及产品应用给私法体系带来了挑战。通过对智能合约的技术解构和法律要点的分析发现,虽然其技术外观上显现自动执行、不可篡改等特点,但法律功能的内在要求上能够涵摄于现有的私法体系的调整范围。为了应对智能合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需要从智能合约的技术与法律的解构、私法应对规则、风险规制、技术迭代的四个维度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和回应,以期能够从该问题的再解释中寻找到未来发展的突破口。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与应用综述 [J].
贺海武 ;
延安 ;
陈泽华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8, 55 (11) :2452-2466
[3]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 [J].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20-38
[4]  
信任,但需要验证:论区块链为何需要法律[J]. 凯文·沃巴赫,林少伟.东方法学. 2018(04)
[5]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 [J].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69-91+205
[6]   智能合约对我国合同制度的影响与对策 [J].
周润 ;
卢迎 .
南方金融, 2018, (05) :93-98
[7]   区块链与未来法治 [J].
郑戈 .
东方法学, 2018, (03) :75-86
[8]   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意思表示的认定 [J].
陈逸宁 .
海南金融, 2018, (05) :39-45
[10]   论数据电文意思表示形式问题的体系化解决 [J].
于海防 .
法学, 2014, (11) :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