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探讨

被引:59
作者
周安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同体; 人类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外延上从属于人类共同体。共同体概念的成立,是因为存在一个滕尼斯所说的"社会"概念的存在,以与共同体相对。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最大的共同体,将滕尼斯的"共同体"和"社会"都收入攘中,从而不存在一个"他共同体"与此相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是一个实体共同体,而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因此,其形成方式更多具有自生自发性,而非人为建构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因并不存在"他共同体"与之相对而没有外部关系,只有内部关系。并且,其内部关系,由于不存在实体性组织,因而既不存在个体要求共同体提供保护的规范性权利,也不存在个体服从共同体的规范性义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上述描述性意义决定了法治意义有:以人为个体,从而恢复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价值共同体,从而避免了实体共同体的利维坦倾向;着眼于全人类的全球正义,从而消弱了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因强调"同理"和"同利",从而化解了冲突与纷争;因以普适价值为基础,从而容易为各国人民所接受。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杜尚泽;吴刚;.人民日报.2017,
[2]  
习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吴绮敏;杜尚泽;王新萍;.人民日报.2016,
[3]  
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N].杜尚泽;李秉新;李晓宏;.人民日报.2015,
[4]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杜尚泽 ;施晓慧 ;林雪丹 ;谢亚宏;.人民日报.2013,
[5]  
中国发表白皮书重申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N].华春雨;崔文毅;.新华每日电讯.2011,
[8]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华东地区高校第二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综述 [J].
姚宏志 ;
魏正山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 (02) :183-187
[9]   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 [J].
张继龙 .
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6) :165-172
[10]   共同体与个体:马克思观察人类历史的一对重要范畴 [J].
李永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5)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