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6.25”大冰雹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成因

被引:52
作者
闵晶晶 [1 ]
刘还珠 [2 ]
曹晓钟 [3 ]
王式功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关键词
大冰雹过程; 高空急流核; 超级单体风暴; 垂直风切变; 干侵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天津塘沽多普勒雷达、FY-2C静止卫星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下午天津地区一次罕见大冰雹过程风暴系统发展演变、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观测分析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冰雹过程是在华北冷涡背景下,前倾结构的高空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中尺度对流系统由3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先后2次合并而成的α-中尺度对流系统,呈近似圆形结构。风雹发生前,天津地区大气层结呈现出强的对流性不稳定;700 hPa与近地面之间的风速差达到20 m/s,0~3 km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当上述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形成后,在地面辐合线和干冷空气侵入的触发机制下,就造成了本次大冰雹过程。同时,由多单体合并而成的超级单体风暴,在其发展成熟阶段,多普勒雷达图上呈现出弓型回波、低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悬垂回波区及三体散射结构;塘沽地区降雹前,垂直液态水含量出现一次明显的跃增。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05.6”华南暴雨中低纬度系统活动及相互作用
    何立富
    周庆亮
    陈涛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 385 - 394
  • [2] 重力波对一次雹暴天气过程演变的影响
    孙继松
    王华
    [J]. 高原气象 , 2009, (01) : 165 - 172
  • [3] 强对流云中“穴道”的物理含义和应用
    许焕斌
    田利庆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3) : 372 - 379
  • [4] 安徽一次强烈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俞小鼎
    郑媛媛
    张爱民
    姚叶青
    方翀
    [J]. 高原气象 , 2006, (05) : 914 - 924
  • [5] 用CINRAD-SA雷达产品识别冰雹、大风和强降水
    李云川
    王福侠
    裴宇杰
    刘晓霞
    [J]. 气象, 2006, (10) : 64 - 69+131
  • [6]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
    王令
    郑国光
    康玉霞
    房文
    卞素芬
    许焕斌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03) : 281 - 287+385
  • [7]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冰雹形成机理
    康凤琴
    张强
    马胜萍
    乔艳君
    郭学良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6) : 749 - 757
  • [8] 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陈明轩
    俞小鼎
    谭晓光
    王迎春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6) : 754 - 766
  • [9]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θe平均廓线特征
    廖晓农
    王华
    石增云
    杨洁
    [J]. 气象, 2004, (11) : 35 - 37
  • [10] 一次冰雹风暴的CINRAD/SA产品分析
    朱君鉴
    刁秀广
    黄秀韶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5) : 579 -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