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华南暴雨中低纬度系统活动及相互作用

被引:34
作者
何立富
周庆亮
陈涛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射出长波辐射; 副热带季风; 冷空气; 高低空急流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逐时云顶亮温资料(分辨率为0.05°×0.05°)及射出长波辐射资料(分辨率为0.5°×0.5°)、实时地面加密观测和实况探空资料等,对"05.6"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期间南海季风活动、副热带高压演变、冷空气影响、高低空急流耦合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低纬度不同尺度系统的活动特征及相互作用。结果表明:"05.6"华南暴雨是在中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场稳定的北高南低背景下,由东亚沿岸槽和青藏高原短波系统引导中纬度冷空气与低纬度地区季风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南海副热带季风的活跃与100°~120°E处越赤道气流通道的消失密切相关,其两次大规模向北推进是过程开始和结束的重要标志;副热带高压较多年平均明显偏南且强度达到最强,700 hPa中纬度冷空气的明显南侵对暴雨过程有重要贡献;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方与低空急流左侧由于强烈的高空辐散和非地转平衡强迫,构成一支横跨低空急流的经向次级环流,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正反馈机制是华南暴雨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2005年6月华南特大连续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扰动分析 [J].
慕建利 ;
王建捷 ;
李泽椿 .
气象学报, 2008, (03) :437-451
[2]   北京“7.10”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何立富 ;
陈涛 ;
周庆亮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655-665
[3]   中尺度强暴雨云团云特征的多种卫星资料综合分析 [J].
刘健 ;
张文建 ;
朱元竞 ;
董超华 ;
赵柏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158-164
[4]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J].
李曾中 ;
方翔 ;
朱福康 ;
郑新江 ;
李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431-437
[5]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 [J].
李峰 ;
林建 ;
何立富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3) :303-309
[6]   华南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J].
蒙伟光 ;
王安宇 ;
李江南 ;
冯瑞权 ;
梁嘉静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73-77
[7]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J].
孙健 ;
赵平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2, (03) :333-342
[8]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J].
张庆红 ;
刘启汉 ;
王洪庆 ;
陈受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8) :1988-1992+2017
[9]   一次罕见的华南大暴雨过程的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381-392
[10]   第一次全球大气研究计划试验期间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及其环流特征的诊断研究 [J].
陈红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0, (02) :23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