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在东昌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李泽利
马启敏
徐绍箐
周华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富营养化; 东昌湖;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11.03.01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根据东昌湖2009年4月的现场监测数据,采用灰色聚类法,选用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和COD为聚类指标,对东昌湖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4月,东昌湖水体CODMn平均值为4.49mg/L,属于地表水Ⅲ类水质,TP平均值为0.052mg/L,属于Ⅳ类水质;TN平均值为2.27mg/L,属于劣Ⅴ类水质;灰色聚类评价显示湖水处于富营养状态,东部湖区为富营养级别,西部湖区为中富营养级别。与近几年东昌湖富营养化研究结果比较得出东昌湖已呈持续的富营养化状态,特别是TN,TP污染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连红土堆子湾水质的灰色聚类分析 [J].
郭丽丽 ;
于大涛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29 (08) :46-48
[2]   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N、P平衡研究 [J].
邓焕广 ;
张菊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8) :178-180
[3]   东昌湖水质评价分析 [J].
孙文章 ;
曹升乐 .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6) :95-97+105
[4]   灰色聚类法评价山仔水库富营养类型 [J].
吴立根 ;
张江山 ;
陈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4) :190-192
[5]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J].
许文杰 ;
陈为国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1) :49-51+56
[6]   东昌湖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许文杰 ;
陈为国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06) :51-53
[7]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J].
王旭晨 ;
王丽卿 ;
彭自然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04) :497-502
[8]   江北最大的人工湖——东昌湖旅游开发水质可行性研究——密切值法进行水质评价 [J].
刘衍君 ;
曹建荣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4) :192-194
[9]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10]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J].
兰文辉 .
干旱环境监测, 1995, (03) :147-15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