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患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

被引:5
作者
陈传锋 [1 ]
李梅 [1 ]
李湘兰 [1 ]
胡珍玉 [2 ]
黄希庭 [3 ]
机构
[1]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
[2] 宁波市康宁医院
[3]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抑郁; 磁共振成像; 注意偏向; 情绪; 斯特鲁普任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RSD17)并结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筛选被试,分为患者组(9例,HRSD17评分≥17分)、康复组(9例,7分≤HRSD17评分<17分)和对照组(10名,HRSD17评分<7分),采用情绪斯特鲁普范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证据。结果 (1)康复组在消极、积极及中性条件下对情绪面孔刺激的颜色命名反应时[(701.85±180.70)、(635.58±119.79)、(598.88±130.41)ms]短于患者组[(991.04±194.23)、(888.22±184.16)、(745.59±165.38)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649.40±143.35)、(633.28±120.50)、(565.69±89.87)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消极情绪面孔刺激下,康复组比患者组被激活更多的脑区,包括左右额上回和中回、右颞叶、左舌回和左枕叶等。结论抑郁患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其脑功能可能随临床康复进程获得改善。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表情的脑磁源性影像动态变化 [J].
韩颖琳 ;
姚志剑 ;
江海腾 ;
卢青 ;
张婧 ;
滕皋军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0, (03)
[2]   抑郁个体对情绪面孔的返回抑制能力不足 [J].
戴琴 ;
冯正直 .
心理学报, 2009, 41 (12) :1175-1188
[3]   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 [J].
刘阳娥 ;
冯正直 ;
戴琴 ;
王凤 ;
廖承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09) :867-870
[4]   抑郁症患者外显性与内隐性情绪处理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J].
郭琴 ;
施慎逊 ;
孙军 ;
刘含秋 ;
王立伟 .
上海精神医学, 2008, (03) :129-132+138
[5]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单相抑郁症情绪加工特点研究 [J].
李丽 ;
丁妮 ;
梅磊磊 ;
薛峰 ;
董奇 .
高技术通讯, 2007, (12) :1301-1306
[6]   抑郁症的脑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研究 [J].
李丽 ;
董奇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1) :106-108
[7]   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 [J].
王妍 ;
罗跃嘉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5, (04) :21-23
[8]  
Disentangling Attentional Biases and Attentional Deficits in Depress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00 Analysis[J] . Stephen S. Ilardi,Ruth Ann Atchley,Aubrey Enloe,Kristin Kwasny,Genevieve Garratt.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 2007 (2)
[9]   Cognitive deficits in depression and functional specificity of regional brain activity [J].
Levin, Rebecca L. ;
Heller, Wendy ;
Mohanty, Aprajita ;
Herrington, John D. ;
Miller, Gregory A. .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7, 31 (02) :211-233
[10]   A differential pattern of neural response toward sad versus happy facial expression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
Surguladze, S ;
Brammer, MJ ;
Keedwell, P ;
Giampietro, V ;
Young, AW ;
Travis, MJ ;
Williams, SCR ;
Phillips, ML .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5, 57 (03)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