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从社会主体到国家意识——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
葛道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葛道顺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来源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1年
/ 03期
关键词
:
社会组织;
社会主体;
主体意识;
国家意识;
D O I
: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1.03.024
中图分类号
: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
1204 ;
120401 ;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步恢复、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战略发展四个阶段,目前表现出数量高速增长,但总体弱小、领域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回应了改革开放实践提出的社会重组和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增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包容力。我们认为应当摒弃传统社会所固有的关于社会组织双刃剑的观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包含相关政治纲领、法律体系和社会政策的国家意识,通过意识形态的包容以及国家人事、就业、分配、福利等制度的统一,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J].
王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NGO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名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9
(03)
:5
-12+159
[2]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J].
俞可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局
俞可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14
-22
[3]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J].
谢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谢韬
;
辛子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辛子陵
.
炎黄春秋,
2007,
(06)
:2
-5
[4]
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J].
马秋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
马秋莎
.
开放时代,
2006,
(02)
:118
-138
[5]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05
-114
[6]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J].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王绍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建宇
.
浙江学刊,
2004,
(06)
:71
-77
[7]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昕
.
浙江学刊,
2004,
(06)
:64
-70
[8]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可平
.
天津社会科学,
1993,
(04)
:45
-48
[9]
国家与社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邓正来, 2008
[10]
对话中的政治哲学[M]. 人民出版社 , 李鹏程等主编, 2004
←
1
2
→
共 14 条
[1]
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J].
王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NGO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名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9
(03)
:5
-12+159
[2]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J].
俞可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局
俞可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14
-22
[3]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J].
谢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谢韬
;
辛子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辛子陵
.
炎黄春秋,
2007,
(06)
:2
-5
[4]
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J].
马秋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
马秋莎
.
开放时代,
2006,
(02)
:118
-138
[5]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05
-114
[6]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J].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王绍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建宇
.
浙江学刊,
2004,
(06)
:71
-77
[7]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昕
.
浙江学刊,
2004,
(06)
:64
-70
[8]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可平
.
天津社会科学,
1993,
(04)
:45
-48
[9]
国家与社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邓正来, 2008
[10]
对话中的政治哲学[M]. 人民出版社 , 李鹏程等主编, 200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