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鹿茸与热炸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22
作者
郑洪新
任艳玲
杜松
林庶茹
霍玉书
机构
[1] 辽宁中医学院
[2] 辽宁沈阳
关键词
鹿茸;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4.04.38.zhenghx.021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现代冻干方法加工的活性鹿茸与传统炮制工艺的热炸茸对防治骨质疏松症药效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为清洁级雌性SD大鼠 ,经去势方法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活性鹿茸组、鹿茸组 (热炸茸 )、骨疏康颗粒对照组、尼尔雌醇对照组 ,给药 12周。结果 :模型空白组大鼠具备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点 ,雌激素水平下降 ,子宫明显缩小 ,骨密度降低 ,骨代谢呈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均增高的高转换型特点。与鹿茸组比较 ,活性鹿茸可明显增加股骨整体、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骨密度 ,P<0 .0 1;可明显降低TRAP、ALP水平 ,P <0 .0 5、P <0 .0 1;对血清P、Mg含量也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P<0 .0 1、P <0 .0 5。活性鹿茸组、鹿茸组、骨疏康颗粒组、尼尔雌醇各组均可改善骨小梁形态 ,经病理图像分析 ,骨小梁厚度增加 ,髓腔面积百分率较模型空白组明显缩小 ,P <0 .0 1。尼尔雌醇组可显著提高子宫指数 ,P <0 .0 1,而活性鹿茸、鹿茸、骨疏康组虽可使子宫指数有所升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18+632 +6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注射用鹿茸生长素对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J].
赵文海 ;
黄丹奇 ;
郝东明 ;
李新建 ;
刘雪涛 ;
王本祥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3, (02) :22-24
[2]   论鹿茸生长因子 [J].
王秋玉 ;
王本祥 .
中医药学报, 2000, (06) :10-12
[3]   鹿茸神经生长因子活性及促分化作用的研究 [J].
霍玉书 ;
霍虹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7, (02) :16-18+63
[4]   炸干茸与冻干茸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 [J].
徐建平 ;
孙允秀 ;
张惠祥 ;
宋雅茹 ;
侯冬岩 .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1, (04) :103-104
[5]  
鹿茸生长因子制剂及工艺[P]. 霍玉书.中国专利:CN1104095A,199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