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

被引:14
作者
单敬福 [1 ]
纪友亮 [1 ]
柳成志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开窗技术; 渗透率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处理系统,是根据测井数据进行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的方法。以往在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渗透率的时候,因为只考虑了单一的数据点,没有把临近层位的数据加入学习过程中来,故影响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弥补这一不足,利用相临多个层位的数据点进行学习,进而建立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并在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相关测井曲线数据归一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开窗技术,借助反馈的神经网络方法对地层的渗透率进行逐点计算。通过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实例实践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的渗透率与实测的渗透率的值符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115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 [J].
李红 ;
柳益群 ;
刘林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209-217
[2]   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勘探方向与目标 [J].
梁生正 ;
任铁扣 ;
曾宪云 ;
梁永海 ;
白建华 ;
宋晓莹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6) :565-569
[3]   川东北罗家寨飞仙关组气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效率 [J].
谢增业 ;
李剑 ;
单秀琴 ;
张林 ;
高嘉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65-769
[4]   不同构造背景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点 [J].
刘成林 ;
朱筱敏 ;
朱玉新 ;
曾庆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46-753
[5]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J].
蔡立国 ;
饶丹 ;
潘文蕾 ;
张欣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42-47
[6]   改进的开窗技术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渗透率中的应用 [J].
刘青莲 ;
宋子齐 .
断块油气田, 2004, (05) :16-17+90
[7]   大庆长垣不同时期测井解释渗透率变化规律探讨 [J].
闫伟林 ;
李郑辰 ;
苏洋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60-62+70
[8]  
Ge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reservoirperformance of the Hartaog Dra field,Wyoming. Hearn C L,Ebanks W J. Petrole et Techniques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