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被引:34
作者
赵贤正 [1 ]
柳广弟 [2 ]
金凤鸣 [1 ]
黄志龙 [2 ]
卢学军 [1 ]
孙明亮 [2 ]
丁修建 [2 ]
陈哲龙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古生产力; 小型断陷湖盆; 下白垩统; 腾格尔组; 二连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研究了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根据烃源岩热解分析指标S1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建立了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标准,对二连盆地有效烃源岩进行了识别,研究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研究发现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大型湖盆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深湖—半深湖区的特征,其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有3种模式,即深洼型、近洼缓坡型和深洼—缓坡型。边界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的小型断陷湖盆一般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大,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深洼带;边界断层规模小、活动性弱的小型断陷湖盆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小,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近洼缓坡带;边界断层规模中等、活动性适中的小型断陷湖盆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居中,有效烃源岩在深洼带和近洼缓坡带均有分布。小型断陷湖盆凹陷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差异控制了湖盆的沉积速率、古生产力和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决定了有效烃源岩的形成和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湖相泥质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母国妍 ;
钟宁宁 ;
刘宝 ;
于天财 ;
刘岩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18-224+230
[2]   内蒙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有利成藏条件 [J].
尹志军 ;
田世清 ;
杨志彬 ;
姜燕 ;
高丽 ;
涂先俊 ;
闫耀成 ;
张凤红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3) :330-337
[3]   湖相烃源岩研究进展 [J].
张林晔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6) :591-595
[4]   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J].
金强 ;
朱光有 ;
王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9-23
[5]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地质综合评价及目标优选 [J].
闫文华 ;
张万福 ;
张立新 ;
陈迎楠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S1) :139-145+196+12
[6]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低丰度高效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 [J].
陈中红 ;
吴孔友 ;
赵卫卫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1) :41-46
[7]   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 [J].
朱振宇 ;
刘洪 ;
李幼铭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4) :647-649
[8]   古油气水界面恢复方法综述 [J].
王显东 ;
姜振学 ;
庞雄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12-419
[9]   陆相生油及其衍生热点 [J].
徐永昌 .
第四纪研究, 2000, (01) :56-68
[10]   古湖缺氧条件是控制富生油凹陷形成的重要因素——来自珠江口盆地的证据 [J].
吴国瑄 ;
朱伟林 ;
黎明碧 ;
黄正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