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低丰度高效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

被引:9
作者
陈中红
吴孔友
赵卫卫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第四系; 气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鸭湖和盐湖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w(TOC)为0.15%~0.75%,w(S1+S2)为(0.24~2.5)×10-3。第四系气源岩中的有机质类型多以Ⅲ型有机质为主,少数为Ⅱ型,极少数为Ⅰ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生物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是典型的低丰度有机质气源岩。C29甾烷异构化参数C29αββ/(αββ+ααα)、C29ααα20S/(20S+20R)分布分别为0.34~0.38、0.27~0.33,C31升藿烷22S/(22S+22R)分布为0.49~0.56,显示第四系样品多处于未熟状态。巨厚的气源岩沉积厚度、第四纪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的水体环境及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是形成第四系大型生物气藏的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柴达木盆地矿产开发中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J].
谢娟 ;
张骏 ;
杨军 ;
孙亚乔 ;
成玉祥 ;
李毅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4) :79-82
[2]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英 ;
李本亮 ;
胡国艺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84-89
[3]   西北地区土壤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J].
易秀 ;
李侠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4) :85-89
[4]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J].
景民昌 ;
杨革联 ;
孙乃达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3) :83-87
[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沉积相与生物气成藏 [J].
党玉琪 ;
张道伟 ;
徐子远 ;
侯泽生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110-118
[6]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纪水文地质条件与生物气成藏 [J].
王明明 ;
李本亮 ;
魏国齐 ;
李景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41-345
[7]   烃源岩生排烃研究方法进展 [J].
陈中红 ;
查明 ;
王克 ;
金强 ;
朱光有 .
地学前缘, 2003, (03) :86-86
[8]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方法 [J].
朱光有 ;
金强 ;
王锐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6-10+9
[9]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J].
张晓宝 ;
徐自远 ;
段毅 ;
马立元 ;
孟自芳 ;
周世新 ;
贺鹏 .
地质论评, 2003, (02) :168-174
[10]   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若干名词与术语的辨析和厘定 [J].
王铁冠 .
地质论评, 2002, (03) :28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