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策略:主旋律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被引:12
作者
胡谱忠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传统文化; 叙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传统文化从器物层面到价值层面,在90年代电影中受到隆重礼遇。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动机,除却现实政治的感发之外,“残存文化”对现实匮乏的弥补功能不可忽视。借助家庭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的叙事,传统文化进入了于主旋律精神相契合的文化象征表达。而90年代电影中的“跨族叙事”,更以传统文化为旗,在文化权力的想象里轻巧地超越后殖民的文化规定。在全球化的语境里,传统文化名正言顺地扮演了本土文化的角色,它的历史表象和地域选择使它难以摆脱一种与主流意识形态极易契合的叙事方向。对于现实的多元文化,它具有隐蔽的规范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90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论纲 [J].
饶朔光 .
当代电影, 2001, (01) :11-23
[2]   铸造和祭起我们民族电影的利器 [J].
黄军 .
电影创作, 2001, (01) :47-51
[3]  
黄建新:我希望做自已想做的事[J]. 李彦.电影通讯. 2000(03)
[4]  
雾中风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戴锦华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