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东亚货币关系的演变:国际货币权力结构-进程视角

被引:8
作者
谢晓光
周帅
机构
[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货币政治; 货币权力; 国际货币体系; 东亚货币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在经济上都存在可行的运行机制,但都因政治因素不能有效运行,所以政治维度之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至关重要。文章考察了货币的政治属性与国际货币权力及其来源,提出了基础性权力和工具性权力等概念,建立了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分析框架,旨在揭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中国家间货币关系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文章还以东亚地区为样本,从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视角,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货币关系的演变,对中国如何将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转换成货币权力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外交政策提供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55+160 +16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 [J].
朱立群 ;
聂文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2) :4-19+155
[2]   东亚货币秩序的政治基础——从单一主导到共同领导 [J].
李巍 .
当代亚太, 2012, (06) :22-46+154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离岸套利现象研究 [J].
张明 ;
何帆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0) :47-54
[4]   货币国际化的政治逻辑——美元危机与德国马克的崛起 [J].
赵柯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5) :120-141+159
[6]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二十国集团的作用 [J].
李晓 ;
冯永琦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2) :119-145+160
[7]   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J].
赵柯 .
欧洲研究, 2011, 29 (04) :50-68+6
[9]   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 [J].
张宇燕 ;
张静春 .
当代亚太, 2008, (02) :9-43
[10]   均势为何难以生成?——从结构变迁的视角解释制衡难题 [J].
刘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9) :3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