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南京栖霞山栖霞组的(竹蜓)
被引:11
作者:
周建平
张遴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栖霞组;
栖霞阶;
灰岩;
栖霞山;
南京;
江苏;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4.06.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5+799
+799-801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