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油烟诱发大鼠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8
作者
龙理良
陈锋
贺性鹏
赵英
李凤华
机构
[1]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衡阳,湖南衡阳,湖南衡阳,湖南衡阳,湖南衡阳
关键词
肺腺癌; 烹调油烟; p53蛋白;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SD大鼠吸入烹调油烟(cookingoilfumes,COF)后的慢性毒性及其潜在致癌性,探讨COF可能的致癌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动式吸入染毒眼(6.88±0.31)、(15.06±0.35)、(35.33±1.69)mg/m3演,设空白对照组,复制COF慢性动物实验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肺组织突变型p53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表达。结果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9.42%,雄性6.32%,雌性12.50%,雌雄两组肺癌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蛋白在实验组有阳性表达,阳性定位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核,对照组呈阴性。肿瘤病例肺组织切片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FHIT蛋白在各组均有阳性表达,阳性定位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实验组的肿瘤病例与非典型增生病例肺组织切片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结论COF为SD大鼠致癌物;COF或(和)其代谢产物致抑癌基因p53、FHIT突变可能是COF致肺癌重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张扬 ;
陈坤 ;
张海蕾 ;
朱益民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1, (10) :7-8
[2]   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p53、mdm2、K-ras及PCNA蛋白的表达 [J].
李小华 ;
陈德基 ;
江曼 ;
张玉霞 ;
叶波 ;
杨飞 ;
刁路明 ;
唐志佼 ;
夏东 ;
刘铭球 .
癌症, 2001, (09) :921-925
[3]   烹调油烟亚慢性染毒致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研究 [J].
宿飞 ;
谭佑铭 ;
周少琴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6) :259-260
[4]  
烹调油烟气的成分及其分析方法[J]. 王凯雄,朱杏冬.上海环境科学. 1999(11)
[5]  
烹调油烟气的成分及其分析方法[J]. 王凯雄,朱杏冬.上海环境科学. 199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