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抚顺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13
作者
: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吴冲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新庆
刘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刘刚
李绍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李绍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毛小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星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来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2001年
/ 06期
关键词
:
盆地动力学;
同沉积构造演化;
裂陷作用;
拗陷作用;
盆地构造格架;
抚顺盆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研究表明,抚顺盆地基底的裂陷作用并非一种短暂的“瞬间拉张”过程,而是由弱渐强且在古城子组沉积期达到极点,随后迅速减弱并停止;拗陷作用也非裂陷后才发生的,两者基本上同时开始;拗陷作用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速率,直至西露天组沉积期才逐步减弱,并延续到耿家街组沉积期.抚顺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慢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加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快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减速裂陷和快速拗陷→裂陷终止和减速拗陷→慢速拗陷和拗陷终止.构造演化的结果形成了很具特色的 “下断上拗”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可能起因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造成裂陷作用中断,而拗陷作用仍在继续.采用同沉积构造格架分析、基底沉降史反揭和热衰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上拗”部分所需的巨大沉积空间,40%来自于下伏沉积物的压实,60%来自于盆地基底的长期低速拗陷.拗陷作用的终止,可能是渐新世初期新一轮深部热事件及其伴随的巨厚辉绿岩床侵入,导致岩石圈热衰减和重力均衡调整的逆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抚顺盆地同沉积构造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厚度的控制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吴冲龙
袁艳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袁艳斌
李绍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绍虎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6)
: 3
-
8
[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邵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邵济安
张履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张履桥
牟保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牟保磊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 193
-
200
[3]
鄂尔多斯古构造应力场与中部大气田的联系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吴冲龙
周江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周江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根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琼岩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4)
: 9
-
17+92
[4]
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沉积条件分析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吴冲龙
李绍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绍虎
黄凤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黄凤鸣
张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瑞生
王海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海清
赵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赵立国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2)
: 3
-
8
[5]
抚顺盆地的滑积煤及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吴冲龙
[J].
科学通报 ,
1994,
(23)
: 2175
-
2177
[6]
抚顺古新世玄武岩特征及其在郯庐断裂发展中的构造意义
王东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东方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6,
(03)
: 212
-
219
[7]
阜新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研究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冲龙
[J].
地球科学,
1984,
(02)
: 43
-
52
[8]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9]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coal metamorphism in the Fushun Basin, China[J] . Chonglong Wu,Qi Yang,Zuoduo Zhu,Gang Liu,Xing L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0 (2)
←
1
→
共 9 条
[1]
抚顺盆地同沉积构造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厚度的控制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吴冲龙
袁艳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袁艳斌
李绍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绍虎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6)
: 3
-
8
[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邵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邵济安
张履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张履桥
牟保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牟保磊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 193
-
200
[3]
鄂尔多斯古构造应力场与中部大气田的联系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吴冲龙
周江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周江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根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琼岩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4)
: 9
-
17+92
[4]
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沉积条件分析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吴冲龙
李绍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绍虎
黄凤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黄凤鸣
张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瑞生
王海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海清
赵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赵立国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2)
: 3
-
8
[5]
抚顺盆地的滑积煤及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吴冲龙
[J].
科学通报 ,
1994,
(23)
: 2175
-
2177
[6]
抚顺古新世玄武岩特征及其在郯庐断裂发展中的构造意义
王东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东方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6,
(03)
: 212
-
219
[7]
阜新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研究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冲龙
[J].
地球科学,
1984,
(02)
: 43
-
52
[8]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9]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coal metamorphism in the Fushun Basin, China[J] . Chonglong Wu,Qi Yang,Zuoduo Zhu,Gang Liu,Xing L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0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