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力分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胡延吉
李晴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配合力; 效应值; 双亲; 普通小麦; 杂交组合; 组合力; 杂种组合; 数量性状; 非加性效应; 小麦育种;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1987.06.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配合力的概念最早是在异花授粉作物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上提出的.1942年,Sprague和Tatum提出了两种配合力的概念: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和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前者系指一个自交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后者系指某特定组合偏离平均表现的多少.一般配合力主要反映基因的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主要反映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小麦品种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J].
周赓坚 ;
蔡秋芳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86, (01) :13-21
[2]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李宗智 .
作物学报, 1985, (02) :121-130
[3]   小麦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谭蕴之 .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4, (01) :21-27
[4]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的遗传分析 [J].
朱睦元 ;
徐阿炳 ;
裴洪平 ;
俞志隆 .
遗传学报, 1983, (05) :352-361
[5]   小麦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研究—Ⅰ.遗传力与直接选择 [J].
张作仿 .
作物学报, 1983, (02) :129-138
[6]   杂交小麦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J].
吕德彬 .
河南农学院学报, 1982, (02) :76-101
[7]   小麦二十四个亲本双列杂交配合力、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 [J].
沈秋泉 ;
张全德 ;
黄纯农 .
作物学报, 1981, (04) :217-224
[8]   十一个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陈集贤 ;
郜和臣 ;
黄相国 .
作物学报, 1981, (03) :201-207
[9]   关于小麦亲本配合力的研究 [J].
郭平仲 ;
赵文彬 ;
张金栋 ;
康克强 ;
蔡民华 .
作物学报, 1979, (04) :39-50
[10]   国内外杂种小麦育种及其有关研究的概况 [J].
丁巨波 ;
孙兰珍 .
山东农业科学, 1978, (01)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