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力分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胡延吉
李晴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配合力; 效应值; 双亲; 普通小麦; 杂交组合; 组合力; 杂种组合; 数量性状; 非加性效应; 小麦育种;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1987.06.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配合力的概念最早是在异花授粉作物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上提出的.1942年,Sprague和Tatum提出了两种配合力的概念: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和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前者系指一个自交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后者系指某特定组合偏离平均表现的多少.一般配合力主要反映基因的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主要反映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12]  
Studies on the breeding of self-pollinating cereals[J] . R. N. H. Whitehouse,J. B. Thompson,M. A. M. Do Valle Ribeiro.Euphytica . 1958 (2)
[13]   冬小麦亲本选配的研究——Ⅰ 杂种第一代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 [J].
庄巧生 ;
王恒立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