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典型入湖河道中氨氮去除研究

被引:17
作者
田伟君 [1 ]
郝芳华 [1 ]
王超 [2 ]
翟金波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氨氮; 仿生填料; 生物膜; 布局;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6.002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入湖河流是湖泊营养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入湖河道水质的改善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文章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仿生填料直接布设在河道内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在不影响河流生态结构和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河流微污染水体进行氨氮的去除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氨氮的净去除率在5.35%39.91%,其中最高为7月的39.91%,最低月为12月的5.35%。试验期间生物膜的平均厚度为0.8~1.1mm(雨后略厚),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贫营养微生物,数量少,因此形成的生物膜较薄,生物膜由表及里几乎全是好气层。同时,根据氨氮去除率与硝化菌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看出试验河段内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靠硝化菌的硝化作用来完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38 / 1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北部夏季浮游藻类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J].
李军 ;
刘丛强 ;
肖化云 ;
刘学炎 ;
李友谊 ;
王仕禄 .
生态环境, 2006, (03) :453-456
[2]   城市缓流水体的生物强化净化技术 [J].
田伟君 ;
翟金波 ;
王超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9) :58-62
[3]  
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原理及应用.[M].张锡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高级水生生物学.[M].刘建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