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北部夏季浮游藻类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被引:38
作者
李军
刘丛强
肖化云
刘学炎
李友谊
王仕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太湖; 藻类种属; 评价指数; 生物量;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于2004年7月对太湖北部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藻类种属组成的空间分布,利用多种多样性评价指数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了太湖藻类种群组成的变化特征。太湖北部浮游藻类的密度较大,介于2.54×107~8.53×108个·L-1,主要由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裸藻和隐藻等组成,以微囊藻为优势种。自湖岸向湖心,单位体积内藻类的个数及生物量逐渐递减,种属逐渐增加。其中含较多指示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的藻类种属,各种评价指数显示水体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属中营养—富营养化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考洲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J].
李纯厚 ;
林钦 ;
蔡文贵 ;
贾晓平 ;
甘居利 ;
王增焕 ;
戴明 .
水产学报, 2005, (03) :379-385
[2]   广东省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富营养化研究 [J].
王朝晖 ;
韩博平 ;
胡韧 ;
林秋奇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02-405+409
[3]   太湖水体溶解营养盐(N、P、Si)的冬、夏二季变化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J].
李军 ;
刘丛强 ;
王仕禄 ;
周志华 ;
朱兆洲 ;
肖化云 .
地球与环境, 2005, (01) :63-67
[4]   水温与营养值对水库藻华态势的影响 [J].
王志红 ;
崔福义 ;
安全 .
生态环境, 2005, (01) :10-15
[5]   太湖藻类抗逆性的初步研究 [J].
吴生才 ;
陈伟民 ;
高光 .
生态环境, 2004, (04) :500-502
[6]   藻类爆发对太湖梅梁湾水体中NPK含量的影响 [J].
杨顶田 ;
陈伟民 ;
江晶 ;
季江 ;
曹文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969-972
[7]   西太湖北部夏季藻类种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陈宇炜 ;
高锡云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1998, (04) :35-40
[8]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 范成新,季江,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1997(08)
[9]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 范成新,季江,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1997 (08)
[10]   太湖水华成因及控制途径初探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01)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