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三角洲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白振强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储层; 大孔道; 微观结构; 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透条带,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利用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砂岩油藏储层参数变化规律、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储集砂体内部的主要非均质特征和高速、长期注水开发方式对形成高渗透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河流-三角洲储层大孔道形成过程中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内因,而注水开发是其形成的外因,二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大孔道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89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孤东油田高含水期井间大孔道特征研究[J]. 王学忠.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1)
[2]  
孤东油田高含水期井间大孔道特征研究[J]. 王学忠.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1)
[3]   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模拟实验研究 [J].
熊伟 ;
石志良 ;
高树生 ;
常学军 ;
刘莉 .
石油学报, 2005, (02) :88-91
[4]   长期水驱砂岩油藏储层参数变化机理研究 [J].
吴素英 ;
孙国 ;
程会明 ;
赵嘉陵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2) :9-11+5
[5]   五参数注水剖面组合测井资料的应用 [J].
乔春国 .
断块油气田, 2003, (03) :52-54+92
[6]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及判别方法 [J].
曾流芳 ;
赵国景 ;
张子海 ;
王学忠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3) :268-276
[7]   高渗透、大孔道、裂缝性地层堵水剂的研制与应用 [J].
张小平 ;
罗跃 ;
王正良 ;
王志龙 ;
许毓 .
断块油气田, 2001, (04) :65-68+78
[8]   注水开发过程中变差函数的变化及孔隙度变化规律 [J].
周丽清 ;
沈平平 ;
穆龙新 ;
贾爱林 .
石油学报, 2001, (04) :7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