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与运河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14
作者
路远发 [1 ]
陈好寿 [2 ]
陈忠大 [3 ]
杨红梅 [4 ]
顾明光 [3 ]
马丽艳 [4 ]
梅玉萍 [4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3]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物; 铅污染; 铅来源; 铅同位素; 西湖; 运河(杭州段);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4.01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西湖底部表层沉积淤泥与沉积柱中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沉积柱中206Pb/207Pb=1.1906±0.0029(2σ),208Pb/206Pb=2.0858±0.0074(2σ),而表层沉积淤泥的206Pb/207Pb=1.1705~1.1726,208Pb/206Pb=2.1052~2.1069,存在明显的异常。沉积柱中铅同位素组成演变特征表明,西湖沉积柱的上部受到了现代人为的铅污染,污染物厚度35cm左右,其中顶部10cm污染较为严重。与杭州市有关环境样品的铅同位素背景对比表明,西湖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铅。运河(杭州段)0~30cm的沉积柱中除个别样品外,206Pb/207Pb=1.1543~1.1705,208Pb/206Pb=2.1011~2.1540,与西湖沉积柱下部沉积物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而与西湖表层沉积淤泥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这表明运河沉积物存在显著的铅污染。对比表明,运河铅污染也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同时煤铅可能也有一定的贡献。根据西湖沉积柱中铅污染的深度与平均沉积速率估计,杭州地区的铅污染开始于1910年代,但到1970年代铅污染明显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茶叶中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 [J].
杨红梅 ;
路远发 ;
段桂玲 ;
吕红 ;
刘焰 ;
章丽娟 ;
梅玉萍 ;
马丽艳 .
地球化学, 2005, (04) :373-378
[2]   杭州市土壤铅污染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J].
路远发 ;
杨红梅 ;
周国华 ;
马丽艳 ;
梅玉萍 ;
陈希清 .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355-362
[3]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及特征分析 [J].
袁旭音 ;
王爱华 ;
许乃政 .
地球化学, 2004, (06) :611-618
[4]   杭州城市土壤铅的化学形态和可溶性研究 [J].
符娟林 ;
章明奎 ;
厉仁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 (03) :71-76
[5]  
沈阳市区环境空气中铅的污染表征[J]. 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王春梅,王艳,张学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S1)
[6]   用同位素方法评估天津市汽油无铅化进程 [J].
王婉 ;
刘咸德 ;
赵立蔚 ;
郭冬发 ;
鲁毅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6) :68-71
[7]  
沈阳市区环境空气中铅的污染表征[J]. 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王春梅,王艳,张学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S1)
[8]   杭州市636名0~15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J].
邹朝春 ;
邹朝君 ;
赵正言 ;
竺智伟 ;
蒋桂珍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11) :42-42
[9]   儿童血铅含量调查分析 [J].
曹明山 ;
张道华 .
护理研究, 2003, (05) :266-266
[10]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J].
何云峰 ;
朱广伟 ;
陈英旭 ;
田光明 ;
陈华林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6)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