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及特征分析

被引:41
作者
袁旭音
王爱华
许乃政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元素地球化学形态; 太湖;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6.009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太湖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对地球化学形态的组成和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配分的共同特点是可交换态最低,残渣态最高。两种形态中Cd的可交换态最高,Cr的残渣态最高,可交换态最低。Cd的碳酸盐态较高,Cr的最低;Pb、Cd的Fe-Mn氧化态较高,Cu的偏低;Cu的有机态最高,Cd的最低;Zn的地球化学形态比例大都处于中间。地域上变化较大的元素是Cd和Cu,变化不明显的元素有Pb和Zn。化学成分中Fe2O3、MnO与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的相关性最好,TOC与Cu的形态相关系数最高。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Cd为最高,其次为Pb。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