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搭载对云南两个粳稻软米品系千粒重和粒形产生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苏振喜 [1 ]
张小明 [2 ]
廖新华 [1 ]
赵国珍 [1 ]
朱振华 [1 ]
世荣 [1 ]
蒋聪 [1 ]
邹茜 [1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粳稻育种中心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 软米; 航天诱变; 突变频率; 千粒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选育软米高千粒重的新种质材料,利用"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搭载2个云南粳稻软米品系云粳20号和H559种子,进行15d诱变处理,对SP3种子千粒重及其粒型诱变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系空间诱变后的千粒重和粒形发生了有益变异,云粳20号千粒重突变频率为11.7%,H559千粒重突变频率为10%,变异幅度分别为20.66~28.28g和20.78~28.34g,与对照相差最大为6g以上;云粳20号粒长突变频率为15%,H559突变频率为12%,变异幅度分别为5.1~7.6 mm和5.0~7.5 mm,与对照相差最大为2.4mm;云粳20号粒宽突变频率为13.5%,H559突变频率为10%,变异幅度分别为2.9~3.9 mm和2.9~3.7 mm,与对照相差最大为0.4mm;进一步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和粒宽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49。航天诱变导致了千粒重和粒形性状变异,出现了高千粒重软米新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BC2F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 [J].
陈冰嬬 ;
石英尧 ;
崔金腾 ;
钱益亮 ;
刘海燕 ;
张力科 ;
王辉 ;
高用明 ;
朱苓华 ;
黎志康 .
作物学报, 2008, (08) :1299-1307
[2]   水稻粒形相关性状及千粒重QTL的稳定性分析 [J].
王松凤 ;
李辉 ;
刘喜 ;
陈亮明 ;
刘世家 ;
江玲 ;
万建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1-7
[3]   小麦航天诱变育种效果研究 [J].
程西永 ;
许海霞 ;
董中东 ;
宋培菊 ;
马青荣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598-601
[4]   作物航天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刘录祥 ;
赵林姝 ;
郭会君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2) :26-29
[5]   水稻胚乳突变体筛选与特性研究进展 [J].
左晓旭 ;
郑涛 ;
舒小丽 ;
舒庆尧 ;
吴殿星 .
核农学报, 2006, (02) :118-122+89
[6]   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 [J].
朱昌兰 ;
沈文飚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2) :157-162
[7]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J].
郑家团 ;
谢华安 ;
王乌齐 ;
张建福 ;
张水金 ;
黄庭旭 ;
杨东 ;
马宏敏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3) :367-371
[8]   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J].
明东风 ;
马均 ;
马文波 ;
许凤英 ;
孙晓辉 ;
田彦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1) :68-71+149
[9]   低直链淀粉du基因在水稻品质育种中的利用 [J].
赵国珍 ;
刘吉新 .
云南农业科技, 2001, (01) :27-28